小小虫,危害大---广食褐软蚧

发布时间:2022-05-29浏览次数:12

安平 陈小贞 吴文珊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蚧虫是蚧总科(Coccoidea)昆虫的总称,在分类上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omoptera)。蚧虫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多种蜡腺,能分泌大量蜡质,在虫体表面形成多种形状的蜡被和介壳,因此也被称为介壳虫。蚧虫的雌性成虫是营寄生生活[1],长期以刺吸植物汁液为主,种类繁多,个体微小,生活隐蔽。绝大多数的蚧虫是农林、果树和花卉的重要害虫,受其侵害的植株长势衰弱,枝叶枯萎,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侵害严重时甚至绝产[2]。蚧虫全世界分22科,其中蚧科(Coccidae)是蚧总科中的第三大科,仅次于盾蚧科(Diaspididae)和粉蚧科(Pseudoccidae)。福建省软蚧属共5种。

 

我们在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隶属于伞形科Umbelliferae天胡荽属Hydrocotyle),上采集到一种蚧虫,该软蚧属蚧虫主要寄在植株茎、叶的背面,经鉴定为广食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蚧科(Coccidae)软蚧属(Coccus)。

 

广食褐软蚧的雌性成虫(图A~C):虫体扁平或稍微隆起,长卵形。虫体前端较狭,后端稍有膨大,体不完全对称,体长2.0~4.5 mm,宽1.0~2.5 mm,虫体颜色常见浅黄褐色,背面有褐色斑点。

 

虫体背面(图AB):虫体背面在产卵前较软,产卵后逐渐硬化并出现斑纹(图D)体壁膜质。前端有1对眼点(图E),圆形。虫体背刺较小,似圆柱状,顶端钝,数量不一,且分散。背部有亚缘瘤(图F6~12个,常常是对称的。肛板(图G)呈等腰三角形,角在外侧,闭合时呈方形。每块肛板端毛4根,腹脊毛(图H2根。缸筒(图I)较长,因此肛环远离肛板而位于肛板前方,肛环与肛板之间的距离约为肛板内缘长或其长度的2/3,肛环毛8根,肛筒缘毛2对,肛环孔发达,有2~3列。臀裂(图J)较短,约为体长的1/5

 

虫体腹面(图C):触角(图K1对,每1个触角有7节,少数个体有8~9节。在触角之间有间毛4~6根。腹面有胸足(图L),胸足纤细,在胫节和跗节处有小硬化斑,跗冠毛细,顶端膨大,爪冠毛长而同粗或是顶端有膨大。腹前部有胸气门(图M),左右2个,气门不大,气门路中分布有五孔腺,分泌蜡质在虫体中呈现白色蜡带,前气门路约20个腺体组成,后气门路约30个腺体组成。气门呈现凹状,每个气门中有3根气门刺(图N),中刺最长、最明显,且是两边的2~4倍,顶端略有弯曲。孔腺多,约10孔,集中分布在腹部腹面和阴门区。瓶状腺极少或缺失,或者有些个体会在胸足之间呈稀疏分布。虫体周围有体缘毛(图O),体缘毛通常尖锐,大部分顶端较尖,不分叉,仅在臀裂边上的缘毛是分枝的,体缘毛之间间距不等,腹部间距较大。

 

 


1  广食褐软蚧雌性成虫形态特征

A:寄生在香菇草叶面上的广食褐软蚧的成虫体背面;B:剥离香菇草叶面上的广食褐软蚧成的虫体背面;         C:剥离香菇草叶面上的广食褐软蚧的成虫体腹面;D:背面硬化状(Ds);E:眼点(E);F:亚缘瘤(St);G:肛板(Ap);H:腹肌毛(Lm);I:肛筒(At);J:臀裂(Ac);K:触角(A);L:足(L);M:气门(S);N:气门刺(Ss);O:体缘毛(Ms

 

 

蚧虫具典型的雌雄异型[3]1967GILLIOMEE通过对蚧科1923种雄性成虫研究,将蚧科雄性成虫分成4类属类群,包括有软蚧群(Coccus-group)、锥蚧群(Inglisia-group)、毡蚧群(Eriopeltis-group)、球坚蚧群(Eulecanium-group,认为软蚧群(Coccus-group)在蚧科中是最特化的属类群,该类群包括有软蚧属(Coccus)、蜡蚧属(Ceroplastes)、木坚蜡蚧属(Parthenolecanium)、棉蜡蚧属(Pulvinaria),该类群雄性成虫虫体可分头、胸、腹3部分,触角10节,头具单眼3对,口器不发达,无喙和口针,中胸和后胸是虫体主要运动器官着生部位,翅1对着生在中胸两侧,翅轻薄,平衡棒缺失,足长而发达,交尾器在腹部末端伸出且发达。因此,雄性成虫能飞擅爬,一生都不取食,寿命短促,任务是在一至两天内找到雌性成虫并与之交配,而生命也随之终结,细小的尸体随风雨飘落,很难寻找[4]。雌性成虫无翅,足纤弱,在发育成熟后极少移动,常营固着生活,主要以刺吸植物汁液为生,能够分泌蜡泌保护自己,可进行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5]。在几千万年的演化中,雄性成虫仅用于授精,而雌性成虫成了演化的主流。雌性成虫的形态一方面有退化特征,例如行动和感觉器官,另一方面是进化特征,例如为适应生态变化、生殖、取食和卫护的形态变异。

 

蚧虫为胚后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雌性成虫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为渐变态;雄性成虫经过卵、若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为过渐变态[6]。一龄若虫活动力最强,雌雄难以区别,足发达,适于爬行,且体无蜡被,可以用药防治蚧虫。二龄若虫雌雄分化且活力大大减弱,可以从外部特征区分雌雄,雄性成虫体背有管腺能分泌定形茧壳,雌性成虫体背少管腺不能分泌定形茧壳但有蜡被。雄性成虫的前蛹和蛹都在二龄若虫分泌的茧壳内发育,1对翅芽,存在足芽和触角芽,经过一次蜕皮后,羽化为成虫。雌性成虫有泌蜡腺,分泌蜡质保护虫体。认识和了解蚧虫的变态规律,以便更有效地防治蚧虫。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王子清. 常见介壳虫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    王淑英. 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汤枋德. 中国蚧科[M].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

[4]    王子清. 中国农区的介壳虫[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

[5]    王子清. 中国经济昆虫志(第43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6]    王建义. 宁夏蚧虫及其天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