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鼬……什么?不认识,那我们换个说法——黄鼠狼,这下可熟悉了吧。
众所周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但倘若你瞧见黄鼠狼那体型小巧、外表可爱、身形敏捷的样子,还会忍心怀疑它居然是经常作案的惯犯吗?
黄鼬、黄腹鼬都俗称黄鼠狼,属于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动物。其体毛黄褐色,身形像松鼠,喜适钻洞,且食谱甚广。不论是虫、鱼、蛙、蛇、鸟、鼠、兔等,凡能捕到的肉类食物,它无所不吃。所以,不管是与我们共享城市的黄鼠狼,还是乡野田间自由流浪的黄鼠狼,它们无一例外,都敢于向体型数倍于自己的猎物发起进攻,而且还经常能将其制服,凶猛似狼,堪称一条响当当的好汉。只不过,如此可爱又不失勇猛的小动物,却频频受到人们的偏见,被冠以“偷鸡贼”这样不雅的称号。但事实上,黄鼠狼爱吃鸡这个说法并没有特别坚实的证据支撑。相反,黄鼠狼不仅不是贼,反而是人类的大功臣。
黄鼠狼捉鸡被捕| 图源:今日头条
除了知道它不挑食,我们还有种种证据能为黄鼠狼洗清冤名。“黄鼠狼”的改恶从善,首先要归功于动物学家盛和林。盛老先生毕生解剖观察过上千只黄鼠狼,他发现,其胃中食物,老鼠占70%多;仅在两只胃里发现有一只鸡、一只兔。也有人在此基础上,做过这样另外一个实验:在模拟的野外环境里,用虫、鱼、蛙、蛇、鸽、鸡、鼠投喂黄鼠狼,以观察它到底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结果观察到的情况是:黄鼬于第一天吃掉了老鼠和昆虫;第二天吃掉了蛙和蛇;第三天吃掉鸽子;直到最后别无它物可吃时才吃鸡。由此可见,黄鼬喜欢吃老鼠胜过于吃鸡。此后,还有种种实验明确证明:黄鼠狼最喜欢吃的是老鼠,只有在野外找不到食物时,才窜入禽畜厩舍偷吃鸡、鸭、免等禽畜。黄鼠狼虽然吃鸡,但它精于捕鼠,对农业的益处远远大于危害。我们不能因为个别黄鼠狼偶尔偷吃鸡,就把黄鼠狼整个家族都认作“偷鸡贼”。
黄鼠狼捉鸡被捕| 图源:今日头条
黄鼠狼不仅是精明的捕鼠高手,还是珍贵的毛皮兽。其皮张是制作裘衣的上等原料,其尾毛可制“狼毫”毛笔、油画笔和精密仪器的刷子。由此可见,长期戴着“贼”帽子的黄鼠狼不仅能替人类控制鼠害,而且还可为人类提供珍贵的毛皮,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黄鼠狼除冠“偷鸡贼”之名已久,其“黄大仙”的称号也是讳莫如深。民间传说认为,黄鼠狼会“附身”操纵人的心智,使其精神错乱、举止异常,甚至表现出明显的为黄鼠狼“附体”的言行,以至一些地区为求安泰,把为黄鼠狼供奉的牌位尊称其为“黄大仙”,民众在好言劝诫被“附体”者时,也会以“黄大仙”来称呼其所指的黄鼠狼。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黄大仙真的会附身在人身上吗?其实不然。在农耕时代,很多与人类伴生的高智慧野生动物,因其机智狡猾,往往被泛灵化,成为各种民间传说中的妖化、仙化形象,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狐仙、蛇精。从科学层面来讲,黄鼠狼之所以会“附身”,与它能释放特殊气雾状液体的致幻作用息息相关。鼬类具有会疯狂“舞蹈”来边接近其欲攻击或报复的对象(高等动物多有报恩和报复的本性),边释放腺液并加速其散布到空气中以达到更快致幻的本能,由于此类致幻腺液容易诱发受害人神经系统紊乱,发作时多见手舞足蹈(有精神病史者更甚),从而更容易让人将两者的举止表现联系起来,表述为“附身操纵”。在脑科学和精神疾病知识匮乏的年代,人们因为不懂这其中奥秘,从而误以为“黄大仙附身”,倒也情有可原。
所以,我们遇到的黄鼠狼也可能不是真的“黄鼠狼”,它反而善恶双面,调皮桀骜,与我们共同生活,又始终未被驯服。只不过,人们对它产生的天大误解可足足令其承担成百上千年的委屈。这也预示着:能够广为流传的各类貌似不科学的说法,更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着眼点。评价一种动物对人的利害时,要权衡看待,考虑多个因素,绝不能武断地认定它“有害无益”或“有益无害”。愿有朝一日科学终能突破迷信;愿黄鼠狼能早日脱掉“偷鸡贼”的帽子,成为人类的好帮手。
可爱的黄鼠狼| 物种百科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燕婷 陈友铃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