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螟蛉之子”背后真相竟然是这样!

发布时间:2021-12-16浏览次数:154


 

古人把认养的干儿女,称为“螟蛉之子”,这个说法源于春秋时代的《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当时古人认为,蜾蠃一种细腰蜂只有雄没有雌,不会产子,因此去把螟蛉捉来当做义子。扬雄在《法言》中更是形象化地描写道:“蜾蠃把螟蛉捉来后,好好收养,每天对着它祈祷说:‘快长得像我!快长得像我!’久而久之螟蛉就长得跟蜾蠃一模一样了。”古人于是就将义子或养子称为“螟蛉子”或“螟蛉之子”。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杨雄等人的荒谬见解。因为蜾蠃是昆虫,不会念咒。再说,蜾蠃是一类肉食性的蜂,它与会蜇人的马蜂同类,都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而螟蛉子是指蝴蝶与蛾类的幼虫,如菜青虫、造桥虫等,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这两个目亲缘关系相差甚远,形态构造截然不同,怎么能化成同类呢?谁都不会相信菜青虫能够变成马蜂。那么螟蛉幼虫被蜾蠃背走后的命运如何呢?

  

最先了解蜾蠃与螟蛉子的真实关系者,是我国古代药物学名著《名医别录》的作者陶弘景。陶弘景是一个喜欢质疑和注重实际观察的医学家,读到《诗经》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诗句后,就备感好奇。他查阅了所有典籍,说法都一致,他还是心有疑虑,既如此,何不亲身试验一下?他在墙边找到一窝蜾蠃,轻轻扒开穴口,里面果然伏着几只螟蛉,观察好一会,只见螟蛉僵卧不动,像死了一般,蜾蠃在周围成双成对的飞着,可见蜾蠃只雄无雌说法是不对的,发现这一结果让陶弘景很受鼓舞,决定再看看螟蛉是不是真的像传说那样,能化成蜾蠃。几天后再来,却吃了一惊,螟蛉只剩残肢断体,几乎被啃食殆尽,旁边是蠕动着的陌生小肉虫,再过几天,小肉虫变成了蛹,继而化成了小蜾蠃。于是真相大白,原来“蜾蠃负螟蛉”,并不是好意,而是供幼虫当食物。陶弘景在《本草》标注里纠正了这一误传,“杀以为饲,以饲其子”,这才接近事情的真相。

其后,五代时期的药物学家韩保升,在其《蜀本草》中,记载了当时有人拆开蜾蠃巢穴观察的情况,证明陶弘景所述属实。宋朝的寇宗奭、彭乘、范处义等人,也相继亲自拆巢观察,研究蜾蠃与螟蛉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陶氏之说,而且提供了不少新的科学资料。例如,他们发现蜾蠃用毒刺刺杀猎获物(螟蛉子等动物),使之处于麻痹状态,然后产卵于其身上,孵出的蜾蠃幼虫便以此猎物为食,十天左右,蜾蠃幼虫羽化成蜂,而此猎物却枯竭了。





   可见,真相总是残酷的,螟蛉与蜾蠃并不是传宗接代的共生关系,反倒是血腥仇敌,螟蛉不是义子,而是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是食物链上残忍的一环,所以“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只是古人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不经想起了鲁迅先生在《春末闲谈》中写到的:“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

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会想像出一种跨越物种的爱恋,给读者满满的感动;明白真相后,我们知道的却是一个残忍的生物链故事。在现

代研究中,科学家们肯定了前人的研究,也已查出了许多像蜾蠃与螟蛉这种肉食性昆虫与其猎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用各种肉食性昆虫来防治害虫为人类服务。例如,捕食性昆虫作为生物活体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捕食性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能够调节植物和植食性生物的种群数量,让各种生物得以共存、防止任何一种生物数量过度丰富,从而使地球上的物种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形态。可见,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虽然复杂多样,但只要顺应自然,终究都是有各自的归属之处。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简敏  张燕婷  陈友铃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