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生辉——福师大生物博物馆新添54件虾蟹标本

发布时间:2025-03-24浏览次数:29

甲壳生辉——福师大生物博物馆新添54虾蟹标本

近日,我校生物博物馆迎来一批特殊的“住客”——3454件形态各异的蟹类标本正式入驻动物展厅。这批涵盖短足拟石蟹、红点黎明蟹、花纹爱洁蟹等33个品种的螃蟹标本以及一件九齿扇虾标本由我校2013届生物科学专业校友黄倞朗无偿捐赠。

校友黄倞朗捐赠的虾蟹标本

在接收校友捐赠的蟹类标本后,生物博物馆工作人员展开了一场历时两个多月的"海洋精灵复苏计划"。面对运输造成的肢足断裂、甲壳脱落等损伤,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受损的部位进行细心地修复,成功恢复其原始形态特征。随后,对这些蟹标本的分类进行详细鉴别,最终建立起涵盖1826属的螃蟹标本库,以及一只九齿扇虾标本,极大的丰富了我校生物博物无脊椎动物标本馆藏。

标本馆工作人员对虾蟹标本进行鉴别、修复和布展

历经两个多月的修复、设计和布展,这批海洋生灵如今以极高的完整度与栩栩如生的形态呈现在公众面前,在生物博物馆开启新的生命旅程,成为连接公众与海洋生物的璀璨纽带。

校友黄倞朗正在制做螃蟹标本以及捐赠证书(注:标本制作照片来自“厦门网”)

黄倞朗是螃蟹标本制作手艺人。大学时,黄倞朗主修生物科学专业业余时间,他会跟着大学标本馆的老师制作标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驱车数十公里到附近的标本厂借标本这一趟,他学来了制作标本的手艺,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大学毕业后,黄倞朗在厦门从事着一份与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的工作,但他始终热爱蓝色大海,好奇生命奥秘。2014年,黄倞朗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海洋生物科普,在给学生们讲解螃蟹这一海洋生物时,他发现仅仅通过图片难以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海洋生物的魅力于是,他开始尝试制作螃蟹标本,并在标本制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醉心钻研螃蟹标本,十年制作数百件,把自己的家变成小型的“螃蟹展览馆”他热衷海洋生物科普,只为让更多人“蟹”逅美丽海洋,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

感谢校友对母校生物博物馆的支持。这份跨越山海的馈赠,既是校友反哺母校的深情见证,亦为新一代学子点燃探索海洋的明灯!



图片: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厦门网

文字:韦剑辉,陈友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