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在第15届美国国家科学院全体院士年会上,我校杰出校友、客座教授陈志坚博士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陈志坚博士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1981年安溪一中高中毕业,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1991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到美国圣地亚哥的索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今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期间取得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杰出讲席教授的资格,2005年至今任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志坚博士主要从事天然免疫过程中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他从1996年开始在美国《细胞》(Cell)期刊发表论文至今,先后以通讯作者在世界顶级期刊《细胞》(Cell)(7篇)、《自然》(Nature)(2篇),《科学》(Science)(4篇),《免疫》(Immunity)(2篇)和《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8篇)等上发表一系列科学研究论文,他的文章至今已被各国科学家引用2万3千多次。
陈志坚博士主要贡献包括发现了泛素做为信号分子的功能,以及病毒感染的感应分子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在RNA病毒侵染寄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2013年2月-8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上连续发表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对人体的免疫细胞最初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或体内异源DNA这一长期困扰生物医学界多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发现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内源性第二信使cGAMP分子及其合成酶,在免疫生物学领域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为红斑狼疮和艾滋病诊断、疫苗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临床药物开发用于预防及治疗传染病﹑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等提供了新途径。
陈志坚博士由于在生物医学上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安娜富勒奖、赛尔学者奖(Searle Scholar Award)、达拉斯亚洲商会医学特殊贡献奖、2005年Welch基金会颁发的海克曼(Norman Hackerman Award)化学奖、2007年美国德克萨斯医学、工程和科学院颁发的杜奈尔(Edith and Peter O. Donell)科学奖、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49届年会颁发的(分子生物学专业)杰出科学家奖等一系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