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陶,寄生虫学家。福建古田人。1925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28年赴美国留学。1929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岭南大学教授、理科研究所所长,江西省卫生实验研究所代所长。建国后,历任华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教授,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广东热带病研究所所长。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三十年代在华南地区发现寄生虫新种,其中广州管圆线虫被认为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蠕虫幼虫移性症的主要病原。对肺吸虫分类的研究,在国内影响较大。1950年证实广东省有日本血吸虫流行疫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著有《医学寄生虫学》,主编有《中国吸虫志》等。 对于今天的许多青年人来说,血吸虫病已经是一个遥远的或是陌生的概念了。那“爹死无人抬,儿死无人埋;狐兔满村走,遍地长蒿草”的悲惨景象在广东早已一去不复返。在不长的时间内,广东能防制这种为害已久的世界性疾病,请人们不要忘记一位为消灭血吸虫而立下了大功的著名寄生虫学家,他就是 陈心陶教授终于在杂草丛生的河溪岸边找到钉螺,并从钉螺中找到了日本吸虫尾蚴,接着又从病人的大便中发现了血吸虫卵。
生科学院供稿 一代宗师,高山仰止 尤永隆(福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在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百年办学历程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泰斗级的学者、专家,著名寄生虫学家陈新陶教授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我国近代寄生虫学的奠基人,为寄生虫病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寄生虫学专家。 1904年,陈新陶出生于福建古田。1921年从福州青年会中学毕业,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生物系,1925年毕业。毕业后在协大生物系任教一年,1926年进入广东岭南大学生物系任教。1928年被选送赴美留学,1929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比较病理学。193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继续在岭南大学生物系任教。1935年,转入岭南大学医学院任教,并兼任生物系主任。1939年,日军进犯广州,岭南大学被迫几度搬迁,并于1942年停办。陈新陶转任江西省中正医学院教授,1944年兼任江西省卫生试验所所长。1945年,中正医学院迁往福建长汀,陈新陶任中正医学院教务长,并兼任同在长汀办学的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岭南大学复办,他又回到岭南大学医学院工作,任寄生虫学科主任、代院长。1948年,他再度赴美国,先后到华盛顿柏罗维罗蠕虫研究室、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等学术机构从事蠕虫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949年秋天,陈新陶获悉新中国成立,便谢绝了亲友的劝阻和美国大学的聘请和挽留,立即回国。途径香港时,又有当地科研机构以比美国更加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他依然婉言谢绝了,回岭南大学医学院工作。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有关科系分别并入中山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陈新陶进入中山医学院工作,并兼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1977年,因病逝世,享年73岁。 20世纪30年代,陈心陶进行的华南地区蠕虫区系调查以及并殖吸虫、异形吸虫的实验生态研究,填补了中国寄生虫学研究史的空白,为华南地区的寄生虫相和人畜共患疾病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在这个时期发现了一些寄生虫新种,如广州管圆线虫。到60年代以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它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的病原。他还对肺吸虫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并于1940年发表了有关并殖吸虫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权威性的专著《怡乐村并殖吸虫》。他在这部专著中用极为丰富的数据雄辩地证明存在一个新的肺吸虫物种的可靠性,这对当时国际上倾向于认为肺吸虫只有威氏并殖吸虫一种的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以后,肺吸虫仅有单一物种的观点在科学界逐步被摈弃,许多新物种陆续被发现。1959年,他发现的斯氏并殖吸虫已被证实是在中国广泛流行的另一种类型的肺吸虫病的病原。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新陶的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天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特别注意从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用正确的理论指导研究工作。1950年,陈心陶在广东省政府的号召下,接受了去四会县调查和防治血吸虫病的任务。那时,广东省刚开始清匪反霸活动,农村的人民政权尚未建立,人身安全缺乏保障,交通极不方便,生活条件极差。陈心陶不辞劳苦,不顾个人安危,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四会县黄岗樟村的六泊草塘。六泊草塘是广东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凡是到此草塘从事农活的人,在生活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得病死亡。陈心陶一到那里,就沿河进行调查,几经艰辛,终于第一次在广东血吸虫病疫区检获钉螺。后来经过动物感染试验,证实了广东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存在。 从1950年开始,陈心陶带领血吸虫病防治人员深入广大疫区调查研究。不仅摸清了患血吸虫病人的数目,确定了疫区的范围,还对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的生态学进行了实验室及现场观察和试验,掌握了华南地区钉螺的分布、生长周期、活动情况等生态规律,以及各种环境和水源的感染性差异、季节波动情况及其与血吸虫病的关系,等等。他根据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整套从控制流行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战略思想和计划,还提出了以消灭钉螺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措施:应用“水(兴修水利)、垦(开垦良田)、种(种植作物)、灭(消灭钉螺)、治(医治病人)、管(管好粪便)”六字方针来驱除“瘟神”。经过不长的时间,六泊草塘不但消灭了血吸虫病,而且还开发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农场。后来,华南地区的防治效果充分地证明了这一指导思想、计划和措施都是正确的。他为使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批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并能巩固下来的省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国际上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 陈心陶对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和恙虫病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有明显的针对性和严密的科学性。对于学术上的问题,没有经过实践的反复验证,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他绝不轻易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他对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是这样,对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也是如此。仅仅是为了证实怡乐村并殖吸虫囊蚴期具有双重的囊壁,他就做了200多次的切片检查才肯下结论。对恙虫病的研究,他发表了60多篇论文,从研究该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之一的媒介恙螨生态学入手,了解发病地区媒介的分布、活动和传病的规律,着重解决恙螨与恙虫病流行规律的关系,总结出几种恙虫病流行区的特点、区分类型和流行规律,揭示出恙虫病流行的可测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灭病措施。陈心陶的每项研究工作都密切配合着防治工作,造福于人类。 由于陈心陶在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中作出了巨大成就,他多次受到表彰。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0年,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从1953年至1965年,毛泽东主席多次接见他。仅仅1956年1月,陈心陶在北京参加国家科研十年规划会议、最高国务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主席就三次接见他。第一次接见是在最高国务会议期间,毛主席向他询问了广东“血防”工作的状况。第二次接见是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主席向他询问了今后广东“血防”工作的计划。第三次接见是在怀仁堂的宴会上,陈心陶坐在毛主席的左边第一位。在宴会过程中,毛主席和陈心陶亲切交谈,问了他是哪里人,多大年纪,过去在哪里念书,家里有多少人,在北京习惯吗,等等。还问他广东几年可以消灭血吸虫病,充分肯定了广东省所采取的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来消灭钉螺的做法。 在“文化大革命”中,陈心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1968年,他下放到三水县五七干校劳动(放牛)。之后,在“清理阶级队伍”时,由于抗战期间曾任江西省卫生试验所所长,他被诬陷为“国民党的区分部书记”,遭到一场又一场的批斗和轮番的“提审”逼供。陈心陶教授晚年得了恶性淋巴瘤,但仍象健康人一样地奋发工作,和死神争夺着时间,一直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不断地寻求科学的真理。他忠贞不渝地使自己与党和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献给了能直接解除劳动人民疾苦的科学事业。 陈心陶除了从事繁忙的研究工作,还注重培养年轻的研究人员。仅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的毕业生就有多位(如徐秉琨、蔡尚达、许鹏如、江静波、吴青黎、廖翔华、周述龙,等等)经过他的培养,成为寄生虫学的专家。 陈心陶教授一生著作等身,发表了大量的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和专著。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28年至1965年,发表论文125篇。撰(编)写了《怡乐村并殖吸虫》、《医学寄生虫学》、《中国动物志·吸虫志》等多部学术著作。1987年,《中国动物志·吸虫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为了纪念 |